村民夜校的“天花板”!教老人如何用收款码卖菜,村民上台讲婆媳关系课|一路芬芳锦绣潇湘
视频加载中...
在湖南省长沙县开慧镇,有一家由村组织办了三年的村民夜校。夜校每月一期,开办给村里的留守老人、妇女儿童,教村民如何使用支付宝、微信,如何拍照、玩短视频、说普通话。随着夜校开办时间越来越长,当地村民、返乡青年也开始自愿讲起自己的故事,讲婆媳相处的经验,讲大城市打拼的辛酸苦辣,这所乡村夜校以接地气的课程设置吸引了越来越多村民每月来听一听、看一看。
92岁卖菜爷爷视频走红,为何他能触动200万网友的心?
283级台阶上的生命韧性:92岁卖菜爷爷的坚守与尊严
引言:晨曦中的负重攀登
清晨五点,重庆忠县洋渡镇的长江边还笼罩在薄雾中,92岁的卖菜爷爷已踏上通往码头的283级石阶。他左手提着十多斤新鲜辣椒,右手拎着二十来个紫皮茄子,佝偻的脊背几乎与台阶平行,每向上挪动一步,裤腿都会因用力而绷紧,露出瘦弱却结实的小腿。缺失食指的左手青筋暴起,那是早年务农时留下的永久印记,如今却成了拎菜时最吃力的部位。这段年轻人需歇脚两次的路程,他要走整整40分钟。
这一幕被网友"北大谢易"拍下上传至社交平台,视频中老人布满皱纹的脸上始终带着淳朴笑容,与颤抖的双腿形成强烈反差。"根本不敢看,心生怜悯的是我,袖手旁观的是我,共情的是我,无能为力的也是我!"这段配文引发200万网友共鸣,人们纷纷被这位高龄老人的坚韧所打动,也开始关注长江沿岸这群"背篓卖菜人"的生存状态。
日常:六十年如一日的卖菜路
老人的卖菜生涯始于60年前,从最初的步行到后来的轮渡,他见证了长江航运的兴衰。如今,他每天凌晨三点起床,在自家小菜园采摘当季蔬菜,四点准时出门,沿着陡峭的石阶爬到码头,乘坐6点30分开往县城的"渝忠客2180"客轮。这艘被称为"长江最后水上公交"的客轮,是沿岸300多位卖菜老人的生命线。
"以前挑八九十斤都不喘气,现在二十斤就觉得重了。"老人在轮渡上与其他老人闲聊时说道。船舱里,七八十岁的老人们背着背篓、提着菜篮,有的还带着活禽,这些在公路客运中被禁止携带的物品,在轮渡上却得到包容。船长秦大益和售票员曹利芳早已习惯帮助老人搬运行李,他们开设的"爱心早餐"让空腹赶路的老人们能吃上热乎的馒头稀饭。
抵达县城码头后,老人还要攀爬100多级台阶才能到达菜市场。为了赶上早市,他通常顾不上吃早饭,直到中午卖完菜才买两个烧饼充饥。下午两点半,他又会乘坐返程的轮渡回家,傍晚时分开始打理第二天要卖的蔬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坚守:不愿成为负担的生命尊严
当被问及为何如此高龄仍坚持卖菜时,老人朴实地回答:"能动就不想闲着,给子女减轻点负担。"这句简单的话背后,是中国农村老人普遍的生存哲学。在忠县洋渡镇,像他这样的卖菜老人还有300多位,平均年龄70岁,最大的已95岁。他们大多子女在外务工,不愿成为家庭负担,便靠着自家小菜园的产出维持生计。
85岁的秦永珍奶奶是老人的老相识,她每天背着60斤玉米乘船进城,"今年收了6000斤玉米,刨去自家吃的,剩下的要卖两个多月。"她的冰箱坏了多年没钱修,却坚持不向子女开口。这些老人并非没有养老金,而是将节省下来的钱悄悄补贴给孙辈读书、补贴给患病的家人。正如一位网友评论:"他们不是不能休息,而是不敢休息。"
老人的左手缺了一根食指,那是三十年前一次农作事故留下的残疾。当时为了省钱,他没去医院缝合,至今手指末端仍缠着布条。即便如此,他仍能灵活地捆扎蔬菜、称重找零。"这点小伤不算啥,比起年轻时挨饿的日子,现在好过多了。"老人轻描淡写的背后,是一代人艰苦奋斗的集体记忆。
暖流:跨越屏幕的善意接力
老人的视频在网络走红后,引发了一场跨越地域的爱心接力。重庆本地网友自发组建"助老买菜群",每天到码头收购老人的蔬菜;爱心企业捐赠了防滑手套和轻便背篓;当地政府在码头附近设置临时直销区,减少老人的步行距离;"渝忠客2180"客轮的直播间里,常有网友"包船"为老人支付船费。
最令人动容的是一位深圳网友的留言:"请帮我买下那位缺手指爷爷的所有茄子,钱不用找了,麻烦告诉他,远方有个陌生人希望他能早点回家休息。"这样的善意每天都在发生,秦大益船长的手机里存着200多位爱心网友的联系方式,他们定期委托船长帮忙购买老人的农产品。
但老人们并未因此变得依赖。当有人提出要长期资助时,92岁的卖菜爷爷婉言谢绝:"谢谢你们的好意,但我还能动,自己挣的钱花着踏实。"这种不愿亏欠他人的骨气,让许多网友感叹:"他们要的不是施舍,而是劳动的尊严。"
反思:老龄化浪潮下的农村养老困境
这群高龄卖菜老人的坚守,折射出中国农村养老的深层困境。数据显示,我国农村留守老人已达1600万,其中超半数仍在从事农业劳动。在忠县这样的劳务输出大县,年轻人外出务工后,留下的老人既要耕种土地,又要照顾孙辈,"活到老干到老"成为普遍现象。
"渝忠客2180"客轮的存在本身就是这种困境的缩影。2016年沿江高速通车后,多数客轮因客源减少停运,秦大益船长却坚持保留这条航线,"如果船不开了,这些老人可能一辈子都不会进城了。"12元的船票价格十年未涨,为维持运营,秦大益不得不开启直播带货,用打赏收入补贴船运亏损。
专家指出,农村老人持续劳动的背后,既有经济因素,也有精神需求。中国人民大学老年学研究所调研显示,78%的农村老人认为"劳动能证明自己还有用"。如何在保障基本生活的同时,尊重老年人的劳动意愿,成为乡村振兴中亟待解决的课题。
尾声:石阶上的生命赞歌
傍晚时分,卖完菜的老人踏上归途。夕阳将他的身影拉得很长,空荡的菜篮在手中轻轻晃动。今天他卖了87元,足够买一周的降压药和老伴的止痛药。路过码头杂货店时,他给自己买了一支最便宜的雪糕,坐在石阶上慢慢品尝,脸上露出满足的笑容。
这283级石阶,老人已经攀登了六千余次。石阶无言,却见证了一位普通中国老人的生命韧性——他用布满老茧的双手,在岁月的台阶上刻下了勤劳、坚韧与尊严的印记。而那些帮助过他的网友、坚守航线的船长、默默关注的陌生人,共同谱写了一曲跨越阶层的人间温情。
当我们在城市的写字楼里抱怨工作辛苦时,不妨想想这位92岁的卖菜爷爷——他用行动告诉我们:生命的价值不在于年龄,而在于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尊严的坚守。正如长江奔流不息,这些平凡老人的故事,也在时光的长河中静静流淌,滋养着我们这个时代最珍贵的品质。
相关问答
对于菜场老年人卖菜,不会使用支付宝收款该怎么办?
对于卖菜场老年人不会用支付宝什么办?一般老年人大部份人都有子有孙靠子孙教教一下就会,如果她们不认识字什么办?大部分的人都会,因为社会影响,就算不认识字...
你对农村老年人起早贪黑在街边摆摊卖菜怎么看?
农村老人起早贪黑的,在街边摆摊卖一堆堆的菜。这种现象的起源在哪里?一种可能,是老人们的家庭的确困难,儿女们的生活也不景气。老人不想拖累儿女们,干重活...农...
卖菜的老人作文_作业帮
卖菜的老人作文题目卖菜的老人作文答案解析解答一早晨,阳光明媚,天空万里无云,妈妈一大早把我吵醒,原来是要我去买大白菜和韭菜回来为中午包饺子做准备啊...
如今手机上微信扫码到处都是,可是让农村出来卖菜的老人如何是好?
对那些不识字的老人也要耐心的教,不过每天要少打点钱到老人微信上,打钱方式可以发个红包,或者银行转账,银行卡...对于识字的老人可以耐心的教几次,他们就会了...
农村70岁老人卖菜养老正常吗?如何提高农村老人养老生活水平?
农村70岁老人卖菜养老,确实说不过去!老人子女们不孝啊,连老人赡养费都支付不起吗?就不怕农村人唾沫星子淹死?人到七十古来稀,老人一把屎一把尿把你们一个个...
为什么总是遇到七八十岁的老年人还摆摊卖菜?他们真的很缺钱吗?
不一定是缺钱,是想证明自己还活着,还能自食其力。我们没有信仰,我们天真的以为年轻的时候挥洒汗水创造价值等到退休之后就可以安享晚年,而事实确是人类幸福快...
长顺县:卖菜老人路遇“慷慨”交警,不仅卖光菜还搭警车回家,你怎么看?
交警主要是罚款,好交警不多,应该点赞,长期下去才是好汉。只此一回做宣传,做给别人看。交警主要是罚款,好交警不多,应该点赞,长期下去才是好汉。只此一回做宣...
为何在农村经常看到老年人出来摆摊卖菜?
我也是农村的,在我们这里,每当到了集市日,总能在集市里看到一群老年人在摆地摊卖菜。他们卖的都是本季节的菜,没有反季节的菜,因为这些菜都是他们自己种的。...
写卖菜老爷爷叫卖的句子?
公交车站旁,有一位老人,每天都在那里摆摊卖菜。我不知道他的名字,但是我看着他像我的爷爷,他年纪应该和我的父亲相仿,但是皮肤黝黑,白发苍苍,双手如老树根...
农村老人在街边卖菜,城里年轻人在跳广场舞。难道不应该是老年人清闲,年轻人忙碌吗?
农村老人在街边卖菜,城里老人在跳广场舞。这个问题,应该从几方面去看待。有的农村老人,因为儿女经济状况不太好,老人希望自己力所能及,做一点事,赚点钱,...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