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至上!果断拆桥!国网焦作供电公司总经理王璟担任“解说”火了

国网焦作供电公司总经理王璟担任“解说”的一段视频点赞破万次——
拆桥得民心
“这座群英河老桥拆除后,将成为供电公司一段记忆……”7月21日,由国网焦作供电公司总经理王璟担任“解说”的一段视频火出圈了,点赞破万次,网友赞许声无数:果然是央企,有大格局、大担当。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为了保证群英河泄洪顺利,保证焦柳铁路线的安全,7月21日上午开始,国网焦作供电公司自建的群英河老桥开始拆除。
王璟说,这座群英河老桥已陪伴供电员工9年多,是连接该公司生产楼与调度楼的桥梁,这次连续几天的暴雨袭击焦作,群英河是泄洪河,而这座群英河老桥在泄洪时,因上游冲积物堆积,影响到了泄洪,也影响到一旁焦柳铁路线的安全。按照指令,焦作供电公司坚决服从大局,拆除群英河老桥,为焦作防洪让路。
当天,在市领导、山阳区委领导、广大市民的见证下,用了将近8个小时,拆除了整座桥梁。

焦作日报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焦作防汛 【紧急提醒:群英河开始泄洪,水流量较大!请周边群众注意安全防范 】 焦作日报全媒体编辑 郭子轩 剪辑
视频号
群英河老桥9年前建成,当时是一座精品桥,不仅连接生产楼和调度楼,也是该公司职工上下班的必经之路,公司上下都对它很有感情,对这座桥的拆除很不舍,王璟也是如此。看着桥梁从眼前慢慢消失,王璟说:“它已经完成它的使命,让我们记录历史吧。”
“有大格局、有大担当,为国网焦作供电公司点赞。”不少网友在这段视频下纷纷留言。“这么配合焦作防洪救灾的央企,让我如何不爱你?”赞誉声纷至沓来。
7月22日,记者来到国网焦作供电公司,王璟正和员工们一起值守在该公司应急管理指挥中心,哪里有险情,电力维修人员会第一时间赶到现场。12时30分,王璟和同事们都“忘记”了下班,吃过盒饭就又开始工作。防洪期间,焦作供电公司都是24小时值守。

焦作供电公司不仅为我市千家万户送去光明,还经常为我市重大建设让路:他们让出地、改道公司大门、缩小办公面积、拆除了公司原职工餐厅、综合楼等,这次群英河老桥拆除已是他们作出的第五次贡献,不过,这样的付出,他们觉得值。另外,7月20日以来,国网焦作供电公司组织抢险队伍18支,参加抢险人员1209人,补充更新防汛沙袋、水泵、手电等物资15000余件。19台发电车、79台发电机应急抢险装备目前已全部接入应急抢险。
“拆了一座桥,我们生产楼与调度楼的通勤距离远了,但我们与社会、广大用电客户的心更近了。焦作是我们共同的家园,参与抗洪抢险是我们应尽的责任。”王璟说。
人民电力为人民,拆了一座桥,赢得了一片民心。
了解最新汛情信息
请关注“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焦作日报
焦作最权威的政经信息发布平台
769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焦作日报全媒体记者 杨丽娜、赵改玲/文 赵耀东/图
版权所有:焦作日报社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0801
版权声明:本文为《焦作日报》(微信号:JZRBWX)原创,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痛心!他走了,年仅23岁
极目新闻记者 丁伟
近日,23岁的河南青年郑灶,永远离开了他深爱的家人。
郑灶10岁时不幸被确诊患有重症肌无力,十多年来,他一直在家人的陪伴下和疾病抗争。
3月5日晚8时许,郑灶的病情突然加重,无法自主呼吸,住进了重症监护室。在他生命垂危之际,郑灶的父母含泪决定完成儿子的遗愿,“这是孩子最后的愿望了!孩子说想做一个有用的人,想帮助该帮助的人。”3月6日下午,郑灶的眼角膜和遗体捐赠给了河南省红十字会,郑灶23岁的年轻生命以另一种形式在延续。
视频剪辑 丁伟
10岁确诊重症肌无力
1999年,郑灶出生于河南省焦作沁阳市崇义镇的一个普通农村家庭,10岁时被确诊患有重症肌无力。“以前都是好好的,一切都很正常,在2009年下半年的时候,忽然有一天发现他上台阶很费劲,四肢没有力气,用不上劲。”郑灶的母亲回忆说,随后夫妻二人就带着儿子去医院检查,郑灶不幸被确诊为患有重症肌无力。
公开资料显示,重症肌无力是一种由神经—肌肉接头处传递功能障碍所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初期往往感到眼或肢体酸胀不适,或视物模糊,容易疲劳,天气炎热时疲乏加重。随着病情发展,骨骼肌明显疲乏无力。
郑灶的母亲告诉极目新闻记者,为了给儿子看病,他们夫妻俩去了很多地方,“看过西医,求过中医,按摩、针灸都尝试过,只要听说有一丝希望我们都会去尝试。”郑灶的母亲说,这十多年来,只要有钱就去给儿子求医,花了多少钱已经数不清。
“刚开始的时候,他还可以坐在轮椅上,我们推着他到外面走一走。”郑灶的母亲说,最近四五年时间,郑灶的病情不断加重,到后来已经无法正常坐立,只能每天躺在床上。
“想去世后做个有用的人”
半年前,郑灶的母亲偶然间在网上看到人体器官和遗体捐赠的消息,当时她就萌生了捐赠遗体的念头,随后她把这个想法告诉了儿子。“儿子也同意这样做,想在去世之后,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为社会做一点好事。”她说。
对于捐赠遗体的想法,郑灶的父亲郑先生最初极为反对。“我说你胡说八道什么,生前就受了这么多苦,不能人走后再受苦。”其实,郑灶的父亲心里很矛盾:一方面儿子从小得病,他不忍心孩子人走后再受苦,再遭罪,但另一方面,他考虑到这可能是孩子最后的愿望,他又不忍拒绝。
最后,郑先生还是尊重了儿子的想法:儿子离世后,把遗体捐赠给社会,帮助该帮助的人。
11日上午,郑灶的母亲告诉极目新闻记者,自己百年之后也会像儿子一样,把遗体捐赠给社会,为社会做点好事。

遗体接受证明(图源:大参考)
姐姐觉得弟弟很伟大
3月5日晚8时许,郑灶的病情忽然加重,无法正常呼吸,一度出现休克的危急情况,他住进了沁阳市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
3月6日下午1时许,23岁的郑灶永远地离开了深爱着他的父母和姐姐。“从小就得了这个病,孩子都没有享受过生活,作为父亲我没有看好孩子的病,我感到很内疚。”面对儿子的离去,作为父亲的郑先生满心悲痛。
6日下午,郑先生夫妇和女儿带着郑灶的遗体回家。在家中,亲朋好友们向遗体告别。

最后的告别(图源:大参考)
因为郑灶属于重症肌无力患者,他只能进行眼角膜和遗体捐赠。6日下午3时30分许,河南省遗体捐献中心工作人员来到郑灶家中,郑灶的母亲签署了遗体捐献的相关手续和文件。
随后,郑灶的遗体被送往郑州大学,他的眼角膜将帮助另一名患者重见光明,而他的遗体将用于教学和科学研究。
看着远去的弟弟,郑灶的姐姐哭着说:“我感觉挺自豪的,觉得弟弟这样很伟大,就像妈妈说的他做了一个有用的人。”
来源: 极目新闻
相关问答
楼主请问:焦作灌浆网模价格?_天涯问答_天涯社区
[回答]灌浆网模价格1.有筋扩网固定作为造价模板,支模板后浇筑混凝土时,砂浆通过网片浸泡至界面形成粗粒界面,从而加强其抗剪能力。钢筋网片采用钢带切割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