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竟然能和狗语言交流?这个 APP 做到了跨物种沟通?
假如有一天,你能和家里的宠物对话,你会说什么?
前几天狐妹看到这么一个新闻:在国外有个非常火的手机 APP,宠物主人能通过 APP 与家里的宠物狗实现对话。
只见主人对着手机说了句:Hey Ellie,can you get me the remote control?(Ellie,你能帮我拿一下遥控器吗?),这段话立刻就被手机翻译成狗狗的吠声。
接着,非常神奇的事情发生了,视频里叫 Ellie 的金毛竟然真的听懂了手机发出的吠声,径直跑到桌旁叼起遥控器。
What?究竟发生什么事情了?这 APP 真的能那么神奇吗?竟然能实现“跨物种”的语音交流?
抱着好奇心,我立刻飞速冲浪,开始调查这 APP 究竟有多厉害。
然而看完之后,我发现事情果然没想象的那么简单。
狗语翻译器
这款“狗语翻译 APP ”名为 Traini,它来自三位华人共同创立的一家宠物 AI 科技公司。这家位于硅谷的公司致力于:使用 AI 技术,确保宠物主人能轻松理解宠物复杂的行为,并与之情感交流。
换言之,他们主要是通过 AI 帮助人类与宠物相互交流。
根据团队称,他们现在已经收集了全球各地 10 万只狗狗的声音和面部表情,并且拥有全球最大,最具多样性的狗狗情感表达数据库。
有了这样庞大的数据库,他们还能根据用户上传的宠物照片,分析宠物的行为意图和情感状态,解读出 10 种不一样的宠物情绪。
最重要的是,Traini 在行为上的翻译准确率,已经达到 80% 了。
他们还给自己的 AI 模型取了个响当当的名字——PetGPT。不得不说,这是真的会起名字,即贴切,又显得黑科技满满。
而且这听上去,Traini 的原理确实可行,使用庞大的宠物数据训练 AI 模型,直到它从中总结规律,学会狗语。
市场前景广阔,AI 技术加成,还有足够厚实的竞争壁垒,Traini 在硅谷被众多投资人看好在早期天使轮的融资,就直接拿到了千万级别的融资。
他们发布的几个动物互动视频,在 YouTube 上均有超过千万的观看,甚至在仅有 iOS 端的情况下,APP 用户一年内增长 600%,注册用户超过 20 万。
看到这里,我个人还是觉得 Traini 非常让人喜欢,新颖特别,对于养狗人士来说,简直是梦想照进现实。
然而,平时一欢严谨客观的我,这时候还是有一个疑问:
这个 APP 真的会所谓的“狗语”吗?
熟悉的剧本
为什么会有疑问,是因为这中间依然有着让我难以理解的东西:
官方发布的三个播放超千万的视频里,主人分别对狗狗下达了:亲吻、拥抱、拿遥控器,这三个命令,而狗子都照做了。
但狗子真的能理解什么是“亲吻”“拥抱”和“遥控器”吗?这三个词语均产生于人类的日常生活场景。
例如说遥控器,狗狗可能连看电视都不会,那更别说用来开电视的遥控器了。
而你要说亲吻可能狗子还是懂一点,但拥抱可是因为人类可以两足直立行走,把手空出来之后才有的行为。
你硬要说四足行走的狗狗能懂什么是“拥抱”,这确实显得有点荒唐。更别说长久的双腿直立,甚至会对狗子产生伤害,这在我看来本身就不太符合科学。
只可惜,Traini 只接受美国区的苹果 ID 下载,我也难以对这个功能进行亲身测评与体验。
虽然也想在全网找一下有没有用户体验,但在他们千万播放的视频下方,评论区却是关闭的。
而在苹果应用商店的评论区上,清一色的都是好评,然后这些好评并不是针对“狗语翻译功能”,而是针对宠物训练功能的。
没错,事实上 Traini 刚出来的时候,并不是什么 AI 狗语翻译器,而是一个以宠物服务为主的 APP。
创始人 Arvin 是一个连续创业者,曾经创立过两个零售消费品牌 SND 和 EMBEAUTY。而在之后,洞察到了宠物服务相关的市场,所以创立了 Traini。
2022 年 8 月,Traini 正式上线,当时 ChatGPT 还有几个月才上线,因此也并没有什么 PetGPT。
最初的 Traini 主要功能分为两个:
第一个,提供宠物粮食以及宠物用品的外卖服务;第二个,提供宠物训练相关的服务,不仅有线上课程,还能为宠物训练师与宠物主人提供 C to C 的撮合服务。
事实上,看到这里,Traini 更像是一个大家所熟悉的互联网创业故事,就像过去十年出现的各种 APP一样,利用互联网重构宠物行业。
而在他们跟随 AI 热潮,发布了相关的 PetGPT 之后,热度一下子就暴涨上来了。
(事实上,与 Traini 狗语翻译相关的视频,也仅仅只有几个第三人称的摆拍视频,并没有更多的用户视频,所以很有可能这是一次与网红之间的营销推广)
看到这里,其实我已经想起了前段时间火爆全网,甚至内测码黄牛卖到好几万的 Manus——号称国内首个 AI Agents。
但无论如何,Traini 和 Manus 都通过 AI 热潮获得了非常不错的用户引流、
在我看来,无论 Traini 提供的狗语翻译是否准确,又或者 Manus 的 AI 代理人是否真的能完全代理工作,这其实并没那么重要。
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这些 APP 在创新上,以及完成度上,都有非常不错的尝试。
而且通过 AI 的热潮,Traini 确实获得了足够的关注,只要好好利用这一波流量,好好运营,后续的商业化绝对更加顺利,而对于消费者而言,可能确实会有一点体验感上的失望,但谁都不能保证,这次尝试会不会让后续涌现更多真实可用的“狗语翻译器”。
很明显,大模型的高成本门槛,只有大公司才能做。而像 Manus、Traini 这样垂直功能以及更贴合日常应用的 APP,将会同样受到欢迎,也将会是中小型企业的机会。
最后,我只想问一句:真的没人想开发一个“婴语翻译器”吗?
参考资料:
1、观望3年、准备7个月,我在湾区做了一个宠训App | 对话创始人,白鲸出海;
2、Why did I start Traini and what Traini is,Arvin Sunu;
3、Traini-Dog的官网、YouTube频道。
作者: 志坚
什么是 AI Agent ?给我介绍和科普一下
以下是关于AI Agent的小白自我科普笔记:
AI Agent(人工智能代理)是一种能够感知环境、自主决策并执行任务的智能系统,代表了人工智能从“被动响应”到“主动行动”的进化。它通过整合大语言模型(LLM)、记忆、规划和工具使用能力,能够独立完成复杂任务,正在成为推动行业智能化转型的核心技术。
一、核心定义与特点
AI Agent(人工智能体)是一种以大语言模型(LLM)为"大脑",具备 自主理解、感知、规划、记忆和使用工具 能力的智能系统。其核心特征是能够像人类一样分解复杂目标→制定执行计划→调用工具资源→完成闭环操作 ,能够自动化执行从简单指令到跨领域复杂任务的系统,而无需人类全程干预。例如,它不仅能回答“如何写一篇报告”,还能主动完成资料搜集、分析、撰写和发送邮件的全流程。
关键特性,
自主性:无需人类实时干预,独立分解任务并执行(如自动安排行程、处理企业流程)。
反应性:实时感知环境变化并调整策略(如智能家居根据温度自动调节空调)。
目标导向:围绕明确目标规划行动路径(如分析销售数据生成市场报告)。
持续学习:通过反馈和经验优化行为(如客服Agent从对话中学习用户偏好)。
二、发展历程
哲学起源 (公元前350年-20世纪)
亚里士多德提出"目的论",认为实体具有目的性行为 老子《道德经》中"道法自然"蕴含自主决策思想 狄德罗提出"智能鹦鹉"概念,强调类人智能
技术萌芽 (20世纪50-90年代)
1950年图灵测试提出机器智能标准 1987年专家系统兴起,首次实现领域知识自动化 1997年深蓝击败国际象棋冠军,展现初级规划能力
现代突破 (2020s-)
2023年GPT-4突破多模态理解能力2024年斯坦福"西部世界小镇"实现25个AI Agent社会化协作2025年OpenAI发布首款Agent产品Operator
三、核心组成与工作原理、技术架构
AI Agent的架构通常包含四大模块:
1、记忆模块
短期记忆:记录当前任务上下文(如一次对话中的用户需求)。长期记忆:通过外部数据库存储历史经验(如用户偏好、行业知识库),支持持续学习。
2、规划模块
任务分解:将复杂目标拆解为子任务(如“市场分析”拆分为数据收集、清洗、建模)。
动态调整:根据执行结果反思并优化策略(如调整供应链方案以应对物流延迟)。
3、工具使用
调用外部API、数据库或硬件设备扩展能力(如访问实时天气数据、控制机器人手臂)。弥补LLM的局限性(如通过搜索引擎获取最新信息)。
4、行动模块
四、与聊天机器人的本质区别
维度
传统聊天机器人
AI Agent
交互方式
单轮问答
多轮对话+行动
能力边界
回答预设问题
自主探索解决方案
工具使用
无
调用API/硬件设备
记忆能力
单次会话
长期记忆+个性化学习
典型应用
客服问答
旅行规划+自动订票
五、典型应用场景
AI Agent已渗透到多个领域,以下为典型场景:
企业服务
ChatDev:由AI Agent组成的全流程软件开发公司,实现需求分析→编码→测试→部署自动化。
智能客服:自动处理80%常见问题,复杂问题转人工时已携带完整上下文。
自动化流程:微软AI Agent可处理客服、财务、仓储等业务,节省90%的入职流程时间。
智能决策:金融Agent分析市场数据,生成投资建议并自动执行交易
。个人生活
跨设备控制:通过语音指令联动智能家居(如"调暗灯光并播放白噪音")
健康管理:结合可穿戴设备数据,主动提醒用药、预约体检
个人助理:管理日程、订餐、翻译等(如AutoGLM通过语音指令操作手机)
工业领域
预测性维护:分析设备传感器数据,提前预警故障
质检优化:实时检测生产线异常,自动调整参数
医疗健康
辅助诊断:分析患者病历和影像数据,提供个性化治疗方案(如癌症早期筛查)
健康管理:跟踪用户健康数据,定制饮食和运动计划
教育领域
个性化学习:根据学生能力推荐课程,生成自适应测评报告
虚拟教师:7×24小时答疑,支持多语言教学和情感分析
六、未来发展趋势
技术演进
从规则驱动到LLM驱动 :早期Agent依赖预设规则(如IBM深蓝),现代Agent依托大模型的通用理解能力。从单一任务到多模态协作 :结合语音、视觉、触觉实现更自然交互(如AR旅游导览)。
未来方向
超级个体化:普通人可通过AI Agent团队(如GPTeam)实现“一人公司”,自动化处理开发、运维等任务。
行业深度定制:针对医疗、法律等领域的专业Agent将普及(如法律合同自动审核)。
伦理与安全:关注数据隐私、算法透明性(如避免医疗诊断中的偏见)。
预计未来,
2025-2027年:专用Agent爆发(如法律、医疗领域专家系统)2028年后:多Agent协作网络形成,类似"数字社会"2030年代:具身智能体(Embodied Agent)普及,实现物理世界交互
社会影响
生产力变革:比尔·盖茨预测5年内每个企业都将拥有AI员工
就业结构调整:重复性岗位减少,但催生"AI训练师"等新职业
伦理挑战:需建立自主系统责任认定机制
挑战与争议
尽管前景广阔,AI Agent仍面临以下问题:
定义混乱:不同厂商(如OpenAI、Anthropic)对Agent的定义差异较大,导致技术路径和客户期望不一致。
能力局限:当前LLM的“世界模型”不完善,复杂任务中易出现规划错误(如AutoGPT处理多步骤任务时表现不稳定)。
技术瓶颈:记忆存储与检索效率、工具调用的可靠性仍需优化,且多Agent协作机制尚不成熟。
七、当前代表产品
OpenAI Operator:可完成订餐、购票等生活事务
智谱AutoGLM:覆盖国内主流应用的智能助手
实在智能手机Agent:实现跨设备任务流转的移动端产品
总结
AI Agent正在重塑人机协作模式,从“工具”进化为“合作伙伴”,从“被动应答”向“主动执行”的范式转变。其核心价值在于解放人力 (如企业降本增效)、提升决策质量 (如数据驱动的精准医疗),并推动跨领域协作 (如多Agent系统管理智慧城市)。随着技术发展,AI Agent将更深度融入生活与产业,成为数字化转型的核心引擎。
相关问答
微信ai翻译功能在哪里微信AI翻译功能入口和使用方法介绍-ZO...
微信ai翻译功能在哪里微信AI翻译功能入口和使用方法介绍翻译机百度百度AI翻译机讨论回答(4)微信AI翻译功能在微信中没有独立的入口,可以通过语音输入或文...
飞宇跟踪模块如何使用?
飞宇跟踪模块使用较为简单,只需要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操作即可。首先,在跟踪模块里选择需要跟踪的对象或者目标,然后设置相关参数,比如距离、角度、速度等。接...
华为mate40proai跟拍怎么设置?
打开相机,选择录像模式。点击,确认AI跟拍已开启。将镜头对准拍摄对象,手机会自动识别可跟踪的目标,已识别到的目标上会出现,点击其中一个进行锁定,锁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