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食堂”+2!在这两个科技园——
温馨雅致的装修、映窗而入的远山、琳琅满目的美食、智能快捷的结算……
近日,位于温泉镇的“海淀食堂”中关村温泉科技园店、“海淀食堂”云中心喜饭餐厅相继营业,为园区企业职工和周边小区居民以及快递和外卖小哥等新就业群体带来了全新的用餐体验。
中关村温泉科技园店
“海淀食堂”中关村温泉科技园店位于温泉镇古莲路66号的中关村温泉科技园内。



“海淀食堂”中关村温泉科技园店总面积约350平方米,堂食区域分为A区和B区,其中A区设有8张圆桌,可供多人聚餐拼桌使用,B区为小长桌,整个用餐区可容纳150人同时用餐。
开餐时间为周一到周日
早餐7:00-9:00
午餐11:00-13:30
晚餐17:00-19:00

室外寒风拍窗,室内烟火正浓。记者走进这家“海淀食堂”,迎面而来的是一股清新而温馨的气息,食堂内部被精心布置,各式各样的绿植和花卉点缀其间,仿如一个春意盎然的小花园。
据中关村温泉科技园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海淀食堂”中关村温泉科技园店原为园区66号餐厅,运营主体为北京温泉科技园运营发展有限公司,主要为园区内企业职工提供用餐服务。挂牌“海淀食堂”后,将在66号餐厅基础上扩大服务广度,提高餐饮品质,为园区内职工和周边小区居民及新就业群体等全年龄段人群提供助餐服务。

正值中午用餐高峰,食堂里坐满了人。“在这吃饭让人感觉通透,环境很好,阳光从落地窗照进来,像是坐在春天里似的,而且这里的饭菜口味特好,还非常实惠。”家住附近的居民王大爷说。园区内企业职工刘先生也忍不住为食堂点赞,“66号餐厅变身‘海淀食堂’,我感觉饭菜更香了,食堂也更温馨了。”


记者看到,食堂既有地道的传统美食,也有创新的现代料理,可满足不同顾客的口味需求。早餐有自制油条、现磨豆浆等,午餐和晚餐有羊蝎子炖萝卜、香辣小河虾、白灼菜心等特色菜和家常菜,食堂还提供打卤面、刀削面、饺子等多种风味美食,以及免费的节气粥汤及饭后水果、酸奶等。所有餐品都是现炒现制,确保“舌尖上的健康”。
“无论是园区科技企业员工,还是小区居民,或是穿梭在城市中的快递小哥和外卖小哥,还有去周边爬山路过我们这的‘驴友’,都能在这里找到自己喜欢的美食。我们的餐单每日更新,并根据大家的意见建议不断调整优化。”北京温泉科技园运营发展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道,每月月末,食堂还会举行美食节,新增一些特色菜品和各种点心小吃等,并不定期举行新品品鉴会,不断丰富大家的味蕾。
一位快递小哥在用餐后表示:“‘海淀食堂’真不错,这里的饭菜干净卫生又实惠,我就在这一片送快递,来这儿吃非常合适,而且环境也好,有在家里吃饭的感觉。”

记者还发现,食堂还精心设计了无障碍坡道和带有扶手的座椅,保障老人、残障人士及行动不便的顾客全程无障碍就餐,非常暖心。同时,食堂还推出了养老助残卡专属套餐,持北京养老助残卡可享受更加实惠的价格。
云中心喜饭餐厅

“海淀食堂”云中心喜饭餐厅位于温泉镇高里掌路1号院18号楼3楼。楼内设有电梯和楼梯,从1楼进门开始,就能看到贴心的指引标识、地贴导引和楼层导引指引顾客上到3楼。


食堂空间宽敞明亮,内部装饰简洁大方,桌椅摆放整齐有致,整个空间温馨舒心。餐厅面积约600平方米,可容纳150人左右同时用餐。
据中关村翠湖科技园·云中心运营部负责人介绍,“海淀食堂”云中心喜饭餐厅原为云中心餐厅,由北京翠湖云中芯餐饮管理有限公司第一分公司运营,主要为中关村翠湖科技园·云中心园区内企业员工提供配套餐饮服务。挂牌“海淀食堂”后,将面向园区和周边小区等全龄人群服务。

记者了解到
食堂在非法定节假日提供早午晚三餐
早餐7:00-9:00
午餐11:00-13:30
晚餐17:00-19:00
早餐提供日常营养早点,午餐和晚餐有麻婆豆腐、肉末橄榄豆王、农家一碗香、红烧罗非鱼、锅包肉等将近20种菜品 ,且每天更新。
除了美食之外,食堂的窗外景致也让人眼前一亮。

落地窗的墙面设置,为顾客用餐提供了极佳视野。食堂紧邻景观林,让人在用餐的同时也能享受到自然的美好。这种独特的用餐体验,为园内职工和周边居民提供了一个放松身心的好去处。

丰富的科技元素同样是食堂亮点,RFID出餐结算设备、视觉识别结算设备极大加速了顾客的结账速度。

同时,翠湖云中心餐饮小程序的使用,方便大家线上点餐订餐与结算。“智能结算非常实用,你看,我扫一下托盘上的二维码,取完餐后就可以快速结算了。”园区企业职工郭先生向记者介绍他的取餐流程并说道:“这节约了我们不少时间,吃完饭就可以多休息一会儿。”

为了做好养老助餐服务,食堂对老年人提供了用餐优惠。60岁以上老人通过“养老助餐一码通办”在线支付消费可享受不低于9折的优惠价格或老年套餐。其中,自选餐区所有菜品打9折,老年套餐提供7档选择,“尖椒干豆腐+红烧冬瓜+蒜蓉茼子秆”套餐原价15元,老年优惠价10元;“尖椒干豆腐+红烧冬瓜+烟笋炒肉”套餐原价23元,老年优惠价15元……食堂还专为老年人提供了一个温馨的单独用餐房间,桌椅的高度和宽度都经过精心设计,确保老年人能够轻松用餐。
食堂以其温馨的环境和丰富的菜品选择,迅速成为大家心中的美食新宠。“来这用餐的顾客越来越多,大家的评价也很高,这些都是对我们最大的肯定与支持。”北京翠湖云中芯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负责人说,“我们将继续做好餐饮服务,让顾客感受到‘海淀食堂’的温暖与关怀!”
据悉,海淀区通过养老拓展、企业加盟、院所开放、园企共享及镇村共建等五种模式推进“海淀食堂”建设。其中,园企共享模式是企业单位、园区内部食堂挂牌“海淀食堂”,“海淀食堂”中关村温泉科技园店、“海淀食堂”云中心喜饭餐厅即为这种模式。
“温泉镇这两家‘海淀食堂’在这两个园区正式挂牌,不仅为园区企业职工营造了良好的就餐环境,更有效辐射了周边社区居民及镇域内其他科技园区,解决‘就餐慢、就餐难’问题,为温泉镇‘产城人’融合发展以及养老助餐服务体系建设注入新的活力。”温泉镇经济办有关负责人说。
更多海淀食堂服务信息:
“海淀食堂”
宝盛社区餐厅

“海淀食堂”
超市发玉泉路店

“海淀食堂”
超市发华光商厦店

“海淀食堂”
京东科技大厦店

“海淀食堂”
柳林村店

“海淀食堂”
熊猫范·食集

“海淀食堂”
大有尚品社区餐厅

“海淀食堂”
铁家坟社区大食堂

“海淀食堂”
东冉大食堂

“海淀食堂”
乐普养老社区餐厅

“海淀食堂”
东小营店

“海淀食堂”
金手勺店

“海淀食堂”
70后红餐厅店

来源:北京海淀
热饭菜里的幸福滋味!宝安多个街道打造社区、园区公共食堂
来源:【宝安日报】
编者按
“民以食为天”,在宝安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如何解决好居民和企业员工的吃饭问题,是重要的民生课题,也与营商环境优化息息相关。近 期,宝安区多个街道积极探索创新,让公共食堂建设成为提升城市温度与竞争力的有力举措。
近日,记者兵分多路走进宝安的公共食堂,去品尝这份属于宝安的“幸福滋味”。记者了解到,新安街道创新运营模式,让“小食堂”体现“大民生”;西乡街道园区食堂以便捷实惠的服务,成为员工的“心头 好”;福海街道以“干净卫生微利”为准则打造公共食堂,赋能营商环境升级;沙井街道打造智慧餐厅,实现多方共赢……这些街道的实践,不仅为人们带来了“舌尖上的幸福”,更彰显了城市发展中的人文关怀。

食堂贴心地为辖区居民提供了13点后免费爱心午餐服务。
“民以食为天”,在宝安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如何解决好居民和企业员工的吃饭问题,是重要的民生课题,也与营商环境优化息息相关。宝安区多个街道积极探索创新,建设充满幸福滋味的公共食堂,为社区居民、企业职工带来了便利与实惠,提升了城市温度与竞争力。

前海科兴科学园“田番茄食堂”。
宝安新安熟食中心:
让便利与实惠“同灶共香”
作为“首善街道”,新安街道率先试点,在布心社区打造“公共食堂”——宝安新安熟食中心,以股份公司提供场地、街道引入规上团餐企业欢筷中央厨房运营的创新模式,为周边园区企业员工、社区居民尤其是老幼群体,带来实实在在的便利与实惠,成为基层民生服务的全新范例。

午餐时间,周边园区企业员工、社区居民前来宝安新安熟食中心排队等待就餐。
创新协奏
政府搭台企业唱戏
宝安新安熟食中心——布心社区这家“公共食堂”的运营模式堪称精妙。上合股份合作公司以低租金的形式提供场地,解决了餐饮企业前期高昂的租金成本问题。新安街道则积极牵线搭桥,引入实力雄厚的规上企业欢筷中央厨房负责日常运营。这种“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合作模式,充分发挥了各方优势。
“作为专业的中央厨房配餐企业,我们在食材采购、菜品烹制、就餐环境等方面建立了严格的标准体系,以确保食品安全、营养健康和高效运营。”欢筷中央厨房相关负责人说。
幸福滋味
暖心餐食低至7元
“这里的饭菜真不错,三菜一汤只要7块钱,营养又实惠,重点是这里的人对我们很关照,排队打菜的时候,大家都很谦让我们。”家住布心社区的黄阿姨笑呵呵地说。对于社区的长者,公共大食堂无疑是他们生活中的暖心港湾。食堂特别推出的长者优惠套餐,三菜一汤仅需7元,且保证菜品丰富多样、营养均衡,为老人们提供了健康美味的饮食选择。
除了长者优惠,食堂还贴心地为辖区居民提供13点后免费爱心午餐服务。这一举措深受居民赞誉,尤其是对于一些生活困难的家庭而言,更是解了燃眉之急。“我平时一个人生活,做饭不太方便,这个免费爱心午餐让我感受到了社区大家庭的温暖。”独居的吴阿姨动情地说道。
针对周边园区企业员工,这里同样有着独特的吸引力。“以前在公司附近的餐馆吃饭,价格高不说,还不一定能保证卫生和营养。现在好了,走路几分钟就到这里,饭菜质量又好,价格还实惠。”某企业员工周女士对食堂赞不绝口。
经济平衡
微利运营细水长流
从经济效益来看,这家“公共食堂”也走出了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
“惠民食堂要实现微利运营,关键在于建立稳定的农产品和肉制品供应链,优化成本控制,同时确保食材质量。前期要进行精准市场定位,深入了解社区居民的饮食习惯、口味偏好、消费能力等信息,制定针对性的菜品和服务方案,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欢筷中央厨房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据了解,食堂通过与本地农产品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引入数字化管理,优化供应链效率,实现了食材的稳定供应与成本控制。这种微利运营模式,不仅让居民和企业员工享受到实惠,也为企业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新安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在兴东、大浪等企业园区密集区域,进一步筛选合适的国有企业物业,鼓励更多规上餐饮企业投身“公共食堂”建设,让这一民生福祉惠及更广泛的群体。
西乡街道园区食堂:
让职工不出园区就能吃上热乎饭
5月6日,记者走进奋成智谷下沉广场,开业不久的园区公共食堂内人头攒动,35道荤素搭配的菜肴香气扑鼻,员工们端着餐盘有序挑选。自4月19日运营以来,这座400平方米的食堂迅速成为园区2000余名员工的“心头好”。“不用出园区就能吃上热乎饭,人均不到20元还能自选分量,比点外卖实惠多了!”职工田女士的感慨,道出了西乡街道公共大食堂的暖心成效。

园区员工有序排队就餐。
便捷实惠
园区员工告别“吃饭难”
奋成智谷食堂选址下沉广场,员工从负一楼电梯厅直达餐厅,避雨防晒的设计尽显巧思。室内座位与露天餐位错峰使用,消毒柜、空气净化器、米油展示柜等设备全程护航食品安全。
记者在现场看到,五谷杂粮饭、免费糖水等健康饮食选择颇受欢迎,30余个电饭煲同时保供热餐,按克计价的智能称重系统让“光盘行动”成为常态。
据餐厅负责人张晓介绍,奋成智谷食堂,建筑面积400平方米,每天可满足800人多人就餐。目前食堂供应午餐、晚餐,正着手准备早餐档,方便职工和群众用餐。该食堂菜品按重量购买,平均每人每餐花费不超过20元。5月,食堂推出了9折优惠活动。此外,餐厅面向外卖骑手、快递小哥、社区环卫工、幼小中学生、退役军人等群体推出爱心折扣价。
奋成智谷园区负责人郭景锋介绍,作为腾讯村所在地,奋成智谷园区配套建设备受关注。园区致力于为员工打造更便利的办公环境,相继打造了便利店、咖啡厅,如今公共食堂也投入运营,受到园区员工好评。
贴心服务
多个食堂织密服务网络
西乡街道经济发展办相关负责人介绍,当前辖区内已建成4处园区公共食堂:除了奋成智谷外,前海科兴科学园“田番茄食堂”建筑面积为800平方米,桃花源科技创新园打造1000平方米的大食堂,汇智研发中心臣田食堂可同时容纳300人用餐,共同构建起覆盖企业高管、员工及周边居民的多元餐饮服务体系。
为持续扩大惠民覆盖面,西乡街道正加速推进大铲湾蓝色未来科技园、益成工业区及金环宇大厦3处社会食堂建设,专班人员已启动与园区运营方的对接,从动线设计到餐系配置全程跟踪服务。与此同时,引入红葱头、中膳食品等专业化团餐企业,推动餐饮企业与重点园区开展供需对接,让公共食堂更好地服务企业员工。
在制造业大区,优质公共服务正成为宝安区园区转型升级的“软实力”。西乡街道将公共食堂建设列为优化营商环境工程,对于年轻科研人员、大学生等群体而言,步行可达的卫生食堂、便利店与咖啡厅构成的“10分钟生活圈”,显著提升了工作幸福感。正如西乡街道经济发展办相关负责人所言:“园区留住人才不能只靠高薪,更要让他们吃得好、工作得舒心。”
福海街道公共食堂:
以“干净卫生微利”守护职工舌尖
在宝安区福海街道中粮(福安)机器人科技园,午间12点的健康大食堂,数百个餐位座无虚席,川湘菜系的麻辣鲜香与粤式清蒸的镬气交织,扫码支付的电子音此起彼伏。这幅充满人间烟火气的场景,正是福海街道以“干净卫生微利”为准则打造的公共食堂生态的生动缩影。

福海街道中粮(福安)机器人科技园健康大食堂镬气交织。
职工坦言园区食堂比外卖实惠
据了解,中粮(福安)机器人科技园位于宝安区福海街道,园区共有26家企业3500多名员工。该园区健康大食堂建筑面积达1025平方米,可同时容纳500人就餐。“清蒸鲈鱼、小炒肉、椒盐虾……”据该园区物业管理处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了精准服务员工,园区食堂曾做过精准调研,譬如园区内的员工多以“两湖两广”为主,那菜品出品自然少不了粤菜和川湘菜品的考量。
“一荤一素10元、两荤一素12元、三荤一素14元……”在食堂玻璃窗的显著位置,一份亲民的价格表清晰可见。“这里就餐方便安全又实惠,是我们企业员工就餐的首选。”来自园区凯仕德静电科技的尹林勇告诉记者,园区大食堂是他就餐的首选之地,食材新鲜、价格实惠可比外卖强多了。
在福海,公共食堂正成为街道打造优质营商环境的“温度计”和“黏合剂”,吸引更多年轻大学生、科研人员在此就业、扎根。
记者获悉,除打造中粮(福安)机器人科技园健康大食堂外,福海街道目前已打造福安智造产业园惠民大食堂,可服务园区8家优质企业3000多名员工,建筑面积达500平方米,可同时容纳200人就餐;立新湖创意园食堂,服务竹鹤科技1500多名员工及园区80多家初创型企业,建筑面积达600平方米,可同时容纳300人就餐;中晟会港湾便民食堂,服务20多家优质企业1000多名研发办公人员,建筑面积达500平方米,可同时容纳300人就餐。此外,瀚宇湾区创新港福海工会大食堂,可服务园区20万平方米生产研发企业员工,建筑面积约1500平方米,可同时容纳800人就餐。
这些公共食堂的建设,为宝安制造的企业员工提供“十元吃饱、十几元吃好”的消费水平,更重要的是守护着每一位企业员工“舌尖上的安全”。
近期拟再建5处公共食堂
经前期调研,立足企业实际需求,近期,福海街道将再建5处公共食堂。譬如,在宝安实业的福宁高新产业园、宝安产发的福盈第二工业区、宝安交投的万延工业区等3个区属国企物业以及桥头股份公司富桥第三工业区、和平股份公司和景工业区等2个面积较大的集体企业物业,按照“干净卫生微利”的原则筹建5公共大食堂,让企业员工食得安心、放心,更省心。
福海街道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街道已动员纳统企业积极参与公共大食堂这项民心工程中来,目前已与食美乐餐饮、悦众餐饮、富宏餐饮等3家有大饭堂经营、管理经验的餐饮纳统企业接洽,为其对接辖区重点园区,鼓励其参与到公共大食堂的建设中来,让微利“可持续”。
沙井街道公共食堂:
智慧化降本守护职工餐盘福利
“滴……本次消费13.8元。”随着清脆的结算提示音,在巨基工业园工作的王女士熟练地将餐盘放在AI识别区,仅用3秒就完成了午餐结账,“比外卖便宜,关键是吃得放心。”5月7日上午11点半,位于宝安区沙井街道的巨基工业园恩斓阁智慧餐厅逐渐热闹起来。这家由沙井街道推动建设的公共食堂,正成为园区500余名产业工人的“能量补给站”。
智慧场景点亮用餐体验
走进250平方米的餐厅,开放式取餐区摆满色泽诱人的25道左右菜品。青椒炒牛肉的香气与清蒸鱼的鲜香交织,搭配色彩鲜艳的蒜蓉西蓝花、玉米胡萝卜丁,引得排队的食客频频驻足。“顾客只需将餐盘放在指定位置,系统便能自动识别菜品并进行称重和结算,整个过程十分快捷。这种智能化的取餐方式不仅减少了人工成本,还实现了财务数据化和经营信息化,让食堂的管理更加高效。”餐厅负责人介绍道。
这种全流程智能化管理让运营成本大幅降低。依托沙井本土企业一动网新科技公司的AI识别系统,餐厅不仅实现了财务数据实时可视化,还通过动态销售数据优化备餐方案,食材损耗率下降。“系统会自动统计热销菜品,我们根据数据调整次日菜单,既减少浪费又提升满意度。”管理人员调出后台数据介绍。
值得一提的是,一动网新科技公司是沙井辖区的小微企业,近年来在沙井街道的政策扶持下实现了快速成长。街道积极为企业搭建沟通平台,精准对接辖区餐饮、商超等企业需求,为其AI识别系统创造应用场景,推动企业自身技术迭代与市场拓展。
匠心烹饪守护烟火温度
记者了解到,这家食堂拥有一支专业的厨师团队,其中主厨是拥有20多年的厨师经验,能够烹饪出各种美味佳肴。此外,食堂还有4名员工及配菜阿姨负责洗菜、切菜等工作,确保食材的新鲜和卫生。
目前,食堂的日接待量达到500人左右,每天有大量的顾客前来用餐。为了满足不同顾客的需求,食堂还会根据季节和节假日推出特色菜品和活动。“我现在每月餐费能省不少呢!”在园区工作多年的电工张先生告诉记者。而对企业主而言,食堂更成为招工“加分项”——“员工稳定性明显提高。”巨基工业园负责人表示。
这份便利背后,是沙井街道创新民生服务的探索。街道通过企业走访发现,巨基工业园周边餐饮店分散,高峰期排队久,存在就餐难题。为此,街道以“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模式推进建设公共食堂,不仅让科技成果快速落地转化,更实现了政府、企业、用户多方共赢。下一步,沙井街道计划将辖区的蓝宝工业园、茭塘股份公司的云展广场作为新的试点单位,通过沙井纳统配餐企业,参与公共食堂运营,让企业和周边居民享受到家门口的便利和实惠。

宝安日报全媒体记者 赵盼盼 刘杰 韩翀 通讯员 彭天奇 罗裕昭/文 宋璐/图
编辑 王雨莎
本文来自【宝安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相关问答
求北京丰台科技园附近的餐饮!要请同事吃饭,大概十五六个人?
悦名荟诺德三期那边悦名荟诺德三期那边便宜坊烤鸭店老北京炸酱面
冠城大通百旺府怎么样?好不好?值不值得买?
冠城大通百旺府怎么样?好不好?值不值得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