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溪分会场丨“千校万岗”线上视频招聘岗位信息汇总

一年之计在于春,
隔离病毒,但不隔离机会,
南平团市委开启“千校万岗”线上就业服务!
为您收集南平各县(市、区)
上百家企业数千个岗位,
“千校万岗,就业有位来”
让我们为建设新时代富美新南平
而努力奋斗吧!
招聘岗位(松溪县)
南平市2020春季“云视讯”线上视频招聘
(松溪分会场) 岗位信息汇总

1
你通过以下两个通道报名
1.网上报名通道:
点击报名
2.二维码报名通道:

2
扫描二维码下载 “云视讯APP”
扫码下载安卓客户端

扫码下载iPhone客户端

3
留意短信通知中的会议号,
并在招聘时间登入云视讯APP,
输入会议号码,
即可参加企业招聘会议。
在家仅需通过手机操作,
进行以上3个步骤,
就轻松可以与用人单位HR在线面试,
线上视频“面对面”应聘到心仪的职位。


青年大学习:筑起防疫青春长城
“青年大学习”网上主题团课学习
参与步骤如下:
打开微信公众号“南平团市委” ,
点击菜单栏“智慧团建-青年大学习” ,
然后根据系统提示完成登录。

登录成功后,
点击右下角“团课”,
即可进入学习。

来源:南平团市委(ID:NPyouth 编辑:宝蓝),综合整理自南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全纪录!16家媒体“天团”在松溪看了啥?

5月20日至22日
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
16家中央、省、市级媒体组成的采访团
在南平松溪开展为期三天的集中采访活动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
绿色发展看松溪
小小的松溪
大大的能量
松溪这些发展路子你了解了吗?
媒体“天团”在松溪都看了啥?
且看下文分解~
茶旅结合 产值超5亿
松溪县是福建省
最早产茶地区和重点茶区之一
“松溪绿茶”、“松溪红茶”
注册为中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这里也是白茶的四大原产地及主产区之一
5月21日
记者实地走访了福建松溪的
部分茶园、茶企
↓

九龙大白茶是松溪县自行选育并通过审定的省级优良茶树品种。九龙大白茶母树位于郑墩镇双源村九龙岗,于1965年被松溪县茶叶技术人员发现。据当时老茶农回忆,该母树是其祖父于1868年(同治七年)栽培,树龄至今已有150余年历史。

采访团到九龙大白茶母树基地了解茶产业发展现状。
在福建茗博茶业的生产车间内,工人们正在忙碌着加工。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九龙大白茶芽肥毫多,香郁味甘,韵味悠长。随着九龙大白茶品牌价值的不断提升,今年茶叶鲜叶收购价大幅上涨,也带动了当地百姓致富。

21日,在松溪县茶平乡的湛峰茶业白茶加工车间内,省级科技特派员陈国爱(左)正指导工人制作手工茶。
近年来,松溪县以推广特色地方优质茶为抓手,与科研单位加强合作,在茶树种植以及加工工艺等方面投入科技力量,提高全县茶产业竞争力,为九龙大白茶的市场推广奠定了良好基础。
截至2020年底,松溪县茶园面积7.56万亩,产量10540吨,产值5.8亿元人民币。 在不断推进标准化生态茶园和清洁化加工的基础上,松溪以“生产加工、品牌营销、文化休闲”为主线,以茶文化弘扬、休闲观光、茶事体验、茶园运动、茶区民宿等为主要内容,逐步形成茶旅结合的新兴产业链。
盘活“百年蔗” 甜蜜万前村
“百年蔗”
是松溪独一无二的名片
松溪县万前村
发挥珍稀的特色农业资源
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致富路
“百年蔗”是如何
一步一步被“盘活”的?
↓

俯瞰万前村。
近年来,万前村挖掘本村独有的“百年蔗”特色农业优势,通过“政府+企业+合作社+科研机构+村集体”五位一体的发展模式,走出一条党建引领、科技兴农、旅游兴村的特色鲜明的乡村振兴道路,从原先落后的村落发展成为了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同时也成为了福建省乡村振兴示范村。

万前村种植的“百年蔗”。
松溪县万前村目前种植“百年蔗”近400亩,合作社制糖量近8万斤,村民种植“百年蔗”及分红实现人均增收达5000元以上,村民人均收入达12397元 ,近五年年均增长超过10%。
一根塑料丝
拉动年产值超10亿元
福建闽瑞新合纤股份有限公司
主要生产经营环保生物纤维、
涤纶纤维及各种合成纤维
2020年实现年产值36017万元
公司未来5年计划在现有生产线的
基础上改造两条生产线
新建两条生产线
届时产能达到9万吨,产值约13.95亿元
↓
福建闽瑞新合纤股份有限公司是松溪县从江阴引进的“回归工程”招商项目,于2012年5月入驻松溪经济开发区城东园。公司注册资本1.63亿元,占地面积145亩,主要生产经营环保生物纤维、涤纶纤维及各种合成纤维。目前员工190人,农民工130个左右,贫困户3个。2020年实现年产值36017万元,上交税收入库244.44万元, 工业用电量993.58万千瓦时。


20日下午,在松溪县闽瑞新合纤股份有限公司,工人正在生产车间忙碌生产。
科技创新未来,质量铸就品牌。闽瑞始终坚持以科技创新、技术领先、细节取胜为公司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坚持引进、吸收、再自主创新为企业的核心技术,持续不断地引进和采用国内外的新技术、新工艺,致力于建设成为科技创新型现代企业。公司先后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福建省科技型企业、小巨人领军企业,有专利30余件,获得授权23项,其中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21项。产品方面也成功开发了棉型、中空三维、高强黑丝、仿羽绒、忆弹丝、忆弹绒等各类纤维,品种、规格数十种,满足不同用户的需要,产品一直供不应求,取得不菲佳绩,并且在2015年12月成功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系统挂牌(新三板上市)。

20日下午,在松溪县闽瑞新合纤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工人正在忙着打包环保纤维材料。
在市场不断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公司于2018年实行了产品转型升级计划,进军原生复合纤维市场,引入原服务日本JNC集团(花王供应商)40余年的专业从事ES纤维生产及研发专家团队,目前已新建一条ES纤维生产线,并成功将原有的1条再生复合纤维改造,实现了在纸尿裤、卫生巾产业的发展。随着二胎的放开及老龄化的到来,公司未来5年计划在现有生产线的基础上改造两条生产线,新建两条生产线,6条ES生产线投产运行,届时产能达到9万吨,产值约13.95亿元,产品质量达到全球第一档次。
下一步,闽瑞新合纤将在松溪打造卫材产业园引入无纺布企业、纸尿裤卫生巾企业及物流公司,实现产业联动。将在卫材行业深耕,深入推进企业和资本融合、产业链和品牌打造融合、技术和人才融合的发展战略,不断扩大生产规模,完善产业链条,增强市场竞争力,进一步做大做强。
全纪录!
媒体“天团”松溪采访路线图
↓
5月22日
采访团去了这些地方
上午,采访团一行来到松溪县花桥乡路桥村、源尾村和招沙甲村,实地了解红色文化、乡村旅游、乡村治理及美丽乡村建设情况。
5月22日
在花桥乡路桥村建松政农民暴动纪念馆

在花桥乡招沙甲村
记者们边走、边看、边问,参观体验畲乡少数民族风情,记录生态宜居、生活富裕的少数民族移民新村。

在花桥乡源尾村
第一书记吴邦良介绍了当地通过党建引领富民强村的经验,由党员带头发动全村完成卫生保洁、植树绿化、移风易俗等工作,源尾村逐步从一个软弱涣散的贫困村转变成为了党建富民明星村。

5月21日
采访团去了这些地方
采访团一行走进松溪部分茶企、茶园,体验采茶、制茶全过程,了解松溪绿茶、松溪红茶、九龙大白茶的历史。
“南有安溪,北有松溪”。作为闽北重要产茶县,松溪是全国绿色食品原料(茶叶)标准化生产基地、全省最大的蒸青绿茶出口基地和唯一的抹茶生产基地。

茶平乡乡通过建设万亩生态茶园示范片、花香茶韵观光园等,致力将茶园建成湛卢茶文化公园,打造茶旅综合体。
在松溪瑞茗茶业有限公司
记者向科技特派员了解松溪县九龙大白茶
产业的发展情况

在郑墩镇万前村百年蔗基地
下阶段万前村将围绕以百年蔗为主导的“一村一品”发展道路,继续深挖百年蔗的资源,不断提高其附加值。

在梅口埠景区提升项目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让梅口埠重新成为一片发展的热土。近年来,松溪围绕着古渡、古民居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打造梅口景区。

5月20日
采访团去了这些地方
松航小学、福养园、旧县乡农旅文创园、河东乡长巷葡萄园
5月20日上午
采访团在松航小学 了解科技特派员服务
松溪教育概况

记者在福养园 了解“医养结合”养老模式

在旧县乡农旅文创园
记者向科技特派员了解他们如何发挥自身优势,助农增收。

在河东乡长巷葡萄园
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科特派+合作社+农户”的模式

在松溪站
火车站站前广场项目负责人为记者介绍松溪站
设计理念

在寨岭隧道(国道353项目)
采访团详细了解项目基本情况和作用

开局十四五、启航新征程
采访团在过去的3天时间里深入乡镇、企业、重点项目开展主题采访,
一路感受
“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振兴” “绿色发展”的
新时代富美新松溪
从不同媒体的不同视角
看到了不一样的松溪
来源:福建日报·新福建客户端、今日松溪、闽北日报
记者:蒋丰蔓 林辉 李钰璇 郑正华(东南网)
视频编辑:林敏婷
编辑:西西
审核:陈煜晃、兰云
相关问答
松溪遭暴雨袭击,多个乡镇受灾严重,洪水包围村庄,漫过大桥,有村民淡定骑车从桥上通过>>视频,你怎么看?
浦城也是受灾严重,希望雨不要再下了。农民本来就生活不易,房塌了,山滑坡,田被大水冲了,看了好心痛。都是钱呀!唯一心慰的是人平安。浦城也是受灾严重,希望雨...